新型政商關系,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習近平3月4日下午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lián)委員時,談到了政商關系并給出精辟論斷。
對領導干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yè)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yè)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yè)家的關系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
對民營企業(yè)家而言,所謂"親",就是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fā)展。所謂"清",就是要潔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yè)、光明正大搞經營。
仔細品味"親""清"論,可知總書記的兩段話是分別講給領導干部和民營企業(yè)家的。告誡兩者都應該做到親和清。實際上,總書記關于政商關系有頗多精彩觀點,比如3年前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說:"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
古往今來,但凡與商人走得太近的官員沒有不危險的;但凡與官員走得太近的商人也沒有不危險的。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興旺于權力,毀滅于權力。有學者評價:"一旦找到機會,曾經成就了胡雪巖事業(yè)的公權力會毫不留情地反轉過來,對胡雪巖進行清算,而由于官場存在派系之爭,胡雪巖投入左門下就站到了李鴻章的對立面,而李鴻章為了抑制左的實力,拉攏和打壓左的財政支柱胡財神爺是在預料之中,因此,胡雪巖的敗落首先是政治方面的,其次才是商業(yè)上的。"其中復雜的官場爭斗,無需贅言,但從中可看出商人與權力不當交往,實是埋下了風險的伏筆。
十八大以來,被打掉的大小"老虎",幾乎都與商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甚至可以說,每個貪官都有一個主要由商人組成的朋友圈。朋友圈成了"腐敗圈"。原發(fā)改委副主任劉鐵男貪腐,主要涉及5名商人;原南京市市長季建業(yè)9成受賄,來自3個"朋友";原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的地產商朋友多,"是出了名的";原河南省副省長秦玉海為攝影"燒"錢,千萬元由商人埋單;原安徽省副省長倪發(fā)科酷愛玉石,礦業(yè)老板坐飛機到新疆幫其采購……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似乎正因為誤交損友,結識商人,那些官員才近墨者黑。南京市市長季建業(yè)受審時懺悔道:"在(與商人)交往中失去了底線,不講原則;失去了界線,不分彼此;失去了防線,不加防范。朋友關系變成了禮尚往來"。其實,失去了原則,突破了底線,才是摔倒的最主要原因。
官員把商人當成錢袋子,而商人呢,則把官員當成可以依靠的大樹,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各取所需,互相利用,問題是,這種不正常的交往必然導致權錢交易,最后雙雙摔跤。
總書記提出了"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論,對官員、對商人來說,如果能夠研讀并遵守,無疑善莫大焉。但是,就怕官員和商人當成耳旁風,或者說一套做一套。如何才能做到"親"和"清"?總書記說過,"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壓線,想都不要想,一觸即跳,才能守得住底線。"官員要守住底線,商人也要守住底線。從根本上說,需要構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tài)。
構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tài),需要官員凈化朋友圈,結志同道合之友,做講習道義之事,砥礪風節(jié),以促風范。如果任由莠草野蠻生長而不芟割,結交損友而不自知,身陷圈套而沾沾自喜,就難免迷失錯亂,一步步掉入深淵。喜歡被眾星捧月,就會難抵致命誘惑;熱衷結交狐朋狗友,把商人當成錢袋子,就會通過權力換取灰色利益。
商人無利不起早,有求于你時乖如孝子,殊不知一轉身就可能罵你孫子,指望商人成為"鐵哥們",注定天真,正如某紀檢人士所稱,"從查辦的案件來看,沒有一個老板會舍生忘死地保護干部"。
心如水之源,源清則流清,心正則事正。構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tài),還需要自身行得正、走得端。如果自己本是稗草,何必抱怨被帶壞?不要把責任一股腦推向不良商人,"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許多時候不是被商人拖下水,而是自己常在河邊走,早就想濕鞋。
《貞觀政要·擇官》有句話說得很深刻:"諂主以佞邪,陷主於不義,朋黨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無別,是非無間……"官商勾結,為一利字,為著共同的黑色利益而抱成團、結成伙,以便黨同伐異,發(fā)更多的財、撈更大的權。因此,無論商人還是官員,如果都有不良企圖,就難免跳入火坑。
"一個西方人對于全部中國歷史所要問的最迫切的問題之一是,中國商人為什么不能擺脫對官場的依賴,而建立一支工業(yè)的或經營企業(yè)的獨立力量?"美國著名學者費正清曾如是感嘆。今天這個疑問正在破解,如果官商都守住底線,把握住"親"和"清"的關系,這個疑問也就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