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是什么?
前天,蘋果公司發(fā)布了最新的iPhone SE,價格為歷史最低。于是,本計劃購買iPhone 6s Plus的我轉而決定入手一部SE,一個朋友聽后說了一句:“你有那么窮嗎?”
貧窮,的確是很相對的概念。在社會學里,是指在物質資源方面處于匱乏或遭受剝奪的一種狀況,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
理論上的定義往往顯得過于簡單,現(xiàn)實的生活總能給我們更多注解。
昨天,我遇到一個女孩,她給我講了一周前她的所見所聞,讓“貧窮”這個詞在我的字典里具象了一些。
程雪,27歲,一個皮膚白皙,談吐優(yōu)雅的西安女孩,在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qū)——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轄區(qū)內的楊峪河鎮(zhèn)工作。
程雪,27歲,楊峪河鎮(zhèn)公務員 攝影 王壯飛
在這個距離陜西省會西安僅有兩個多小時車程的鎮(zhèn)上,有四十四個貧困戶。
程雪作為全市派往每個貧困村的“脫貧攻堅工作隊”中的一員,一周前去了民主村和張底村做貧困情況摸底。
“大部分年輕人都不在村里,只剩下留守的老人,還有殘疾人,很多房子因為滑坡都裂了,特別慘,政府正在幫助他們搬遷,”程雪這樣形容她去做貧困信息收集后的感受。
“之前‘扶貧’于我而言是個很遙遠的詞匯,僅限于過年過節(jié)給孤寡老人送送茶米油鹽,去了那兩個村子走訪了一些家庭,我才知道‘貧窮’是很現(xiàn)實而殘酷的。”
她告訴我,有一戶人家,去年好不容易攢夠了錢蓋個新房子,父親在蓋房子的時候不幸出事故被重物砸倒去世了,母親是個精神病患者,女兒生下來就有殘疾,二十多年癱瘓在床,只剩一個年過八十的奶奶在家里是正常人,可也沒有勞動能力。
“看到那樣的家庭我好難過,覺得那是一個除了依靠政府救助,幾乎無法脫貧的家庭。”她說。
在農村,沒有產業(yè),缺乏勞動力,扶貧是一場很難打的仗。
在大學里學習經(jīng)濟的程雪,說起產業(yè)扶貧的時候眼神里一掃之前的黯淡,透著希望的光亮。
她特別興奮地跟我說,有個貧困村的村支書鼓勵村里人集體承包一片核桃林,然后集中采收,放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去賣,貧困戶因此創(chuàng)收,擺脫貧困,城里人也能吃到真正的山貨。
“我之前在市里的工商局上班,所以特別希望這些農產品能夠注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好,得到更好的推廣?!背萄┱f她希望能在這方面憑借自己的知識為村民們做點貢獻。
3月23日,楊峪河鎮(zhèn)的小學生面對記者鏡頭招手 攝影 王壯飛
中國的“十三五”規(guī)劃里,精準扶貧是很重要的國家戰(zhàn)略,國家要讓過去十幾年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成果真正化作讓人民更加幸福的力量,消除貧窮無疑是很重要的一筆。
陜西省也宣布要在2020年實現(xiàn)全省脫貧。在政策背景和宏觀計劃之下,是一個個帶著血淚故事的家庭和大量等待著手的工作。
沒有人生而甘愿貧窮,但是歷史發(fā)展和社會結構造就了在改革之前,我國的農村集體性貧窮的現(xiàn)象。
由于過去流動性不強,空間的隔離使得使得農村與城市的富裕形成對照的“貧窮感”并不強烈。
而今,貧富差距不僅僅在農村與城市,由于人口流動性,在同一座城市里的貧富差距也可以大的驚人。
一個國家想要改善貧困人口的狀況,途徑主要為刺激經(jīng)濟發(fā)展,增加就業(yè)和實施福利救濟。
但是我總覺得,這樣的改善仿佛是對這個群體的定性,“你就是貧窮的,就是需要幫助才能生活的”。
我想,扶貧除了讓他們的物質條件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社會地位的改變,雖然,這一定是最艱難的一環(huán)。
在商洛市的扶貧工作計劃里,我看到政府建立的分類幫扶機制中,有一項是“信心扶貧”,在“產業(yè)扶貧”、“技能扶貧”、“政策扶貧”和“信息扶貧”里格外引起我的注意。
政府報告的解釋說:對于缺乏脫貧信心的貧困人口,實施信心扶貧,增強他們脫貧致富的信心。
我很慶幸自己不是一個生而貧窮的人,但在購買7000多還是3000多的手機時傾向于后者,也被歸類于“窮人”。
我當然無法同意朋友如此的歸類,但我理解這背后的邏輯,并且知道就算我因此暫時被貼上“窮”的標簽,我也有信心通過努力擺脫這個標簽。
比“生而貧窮”更可怕的是“甘于貧窮”,是社會分層結構的相對凝固和那種封閉狀態(tài)的長時間的持續(xù),然后這個貧窮的群體不斷復制貧窮,就像那個放羊賣錢娶妻生子再去放羊的故事里的放羊娃,這帶給人的心理感受如同程雪講起那個父親去世母親精神失常的家庭時那種不自覺的黯然和無望。
3月23日,楊峪河鎮(zhèn)的村民跟前來調研的北京師范大學“發(fā)展中國家碩士項目”的外國學員打招呼 攝影 王壯飛
我們的政府在扶貧工作里,把“信心”提到如此位置,無疑是讓人欣喜的進步。當然,這兩個字背后是大量具體而瑣碎的工作,如何讓那些看似無望的家庭重新對擺脫貧窮燃起信心,是課題,更是挑戰(zhàn)。
多年前,有一則新聞講美國“生活在貧困之中”的人口的生活狀態(tài),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擁有超過30萬美金的住房,一輛汽車,兩臺彩色電視,超過一個衛(wèi)生間。在美國標準下的一個貧困戶在非洲或許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富翁。
我們理解,貧窮是相對的。
說的再形而上一點,一個物質相對富足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也可能一貧如洗。
當然,對于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的人,我們不會要他餓著肚子在文學和音樂里徜徉。
我只是有這樣一個微小的愿望,面對我們每個人的“貧窮”,我們都敢于承認和正視它,并充滿信心消滅它。
對于那些連信心都沒有的人,我們也愿意花一些時間,想一些辦法,告訴他們貧窮并不可恥,也不該繼承,貧窮帶來的真正的悲哀在于,心里永遠裝著個“我不配”,而這三個字會讓人繼續(xù)貧窮下去。
關于作者:杜娟,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