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民權林場(資料圖)
現今,佇立在豫東平原上、商丘市民權林場申甘林帶所在的黃河故道上,放眼望去,一片片郁郁蔥蔥的森林綿延不絕,靜謐的森林內,處處鳥語花香。然而,翻開史料,你一定會大吃一驚,68年前,這兒是黃沙遍地,寸草不生。68年來,商丘市民權林場的三代造林人硬是用勤勞的雙手筑起了一片防風固沙的“綠色長城”,譜寫一曲輝煌的贊歌。
說起民權縣一帶歷史上飽受風沙肆虐的苦難得追溯到清咸豐年間的1855年。是年,奔騰咆哮的黃河在蘭陽(今蘭考)銅瓦廂決口,黃河挾大清河由渤海灣入海,這也是黃河最后一次改道。自此,蘭考以東的下游成為黃河的“故道”,蜿蜒于豫魯皖蘇4省8市25縣(區(qū))444個鄉(xiāng)鎮(zhèn),全長738公里。民權處于千里故道的上游地區(qū),黃河在這里流經野崗、程莊、胡集等7個鄉(xiāng)鎮(zhèn),長52.4公里。黃河這次改道也在豫東平原上留下了連綿百里的沙丘。
“大風起、飛沙舞,一年四季都喝土;狂風掀起茅屋頂,沙湮田壟禾苗枯”、“白茫茫,野荒荒,三里五莊無牛羊,端起碗來半是黃沙湯”、“村里村外堆滿沙,大風一場不見家”、“好過的閻王殿,難過的民權縣”等當地廣為流傳的民謠是當地民眾飽受風沙肆虐的真實寫照,更是對當年苦難生活的傾訴。據《民權縣志》記載,新中國成立前的30多年中,該縣有17個村莊的村民因風沙危害背井離鄉(xiāng),有20多個村莊屢次南移。
新中國成立當年的12月,雖然當時百廢待興,但河南省人民政府依然決定營造豫東防護林帶,橫貫鄭州、開封、商丘、許昌、淮陽5地的19個縣。建成后的豫東防護林帶就像一條綠色長城屹立于沙區(qū)中心,有效地封禁了風沙,保護了農田。
民權縣的造林治荒即是在這一大背景下進行的,其序幕始于1950年1月。商丘市民權林場的前身——河南省豫東沙荒造林管理處也于這一時間成立。
林內美景。齊馨攝
翻開商丘市民權林場的場史,一幅幅感天動地的造林畫卷即徐徐呈現在眼前。
68年來,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商丘市民權林場經營面積達6.9萬畝,有林地面積5.5萬畝,林木蓄積總量18.7萬立方米,林木年生長量1.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9.7%,成河南省最大的平原國有林場。商丘市民權林場主林帶——申甘林帶位列“亞洲十大平原人工防護林”之一。
林場內,野兔、松鼠、獾、黃鼠鼬等小型野生動物經常出沒,百靈、畫眉、喜鵲、斑鳩等隨處可見。據林場工作人員統(tǒng)計,林內陸生動物達180余種,其中,國家I、II級重點保護動物16種,省級保護動物70多種,林場成為遷徙候鳥重要的停歇地。
68年來,商丘市民權林場人孕育出了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忠于使命的高貴精神,他們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踐行著“綠化祖國”的諾言。河南當地媒體的報道稱,黃河故道上的樹林里有著一座墳冢,墳前既沒有墓碑,也沒有蒼松。墳冢里靜靜地躺著一位農民護林員高玉臣。他在林場工作35年,所負責的片區(qū)極少發(fā)生盜樹、拉土、毀樹苗現象。在他去世后,按照他的遺愿:“死了也要守望林區(qū)”,家人將他埋在了林區(qū),由小兒子接替他繼續(xù)護林。
68年來,商丘市民權林場人頂風冒沙,不斷摸索,創(chuàng)造出“高栽楊槐低栽柳”“前擋后拉四面圍攻”等栽種、治沙方法,推廣了“坑挖深、土埋實、樹行與風向垂直”的種植技術。這些技術至今仍適用。
68年來,商丘市民權林場與時俱進,轉變經營理念,調整經營方式,把原來以生產木材為主轉變?yōu)橐陨鷳B(tài)建設和生態(tài)修復為主,把原來利用森林獲取利用為主轉變?yōu)楸Wo森林提供生態(tài)服務為主。原來以生產木材為主的楊樹、泡桐逐步更換成優(yōu)質鄉(xiāng)土樹種和觀賞性較高的珍稀名貴樹種,如:銀杏、美國紅楓、苦楝、紫荊、杜仲、皂莢、榆樹、椿樹、大葉女貞、百日紅、千層木槿等。目前,民權林場已建成各類生態(tài)紀念林七處,國家種質基因庫三處,園中園的“千樹園”項目正在建設落實中……
“林映水中魚游樹,云落水底鳥穿波”、“風舞槐花落御溝,終南山色入城秋”,現如今,風景秀美的商丘市民權林場申甘林帶在防風固沙的同時,也成了旅游觀光勝地,更被國家林業(yè)局批準為國家生態(tài)公園。民權林場正利用國家生態(tài)公園這個平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把林場打造成集休閑、旅游、度假、科普于一體的國家森林公園,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態(tài)服務。
關于作者:史寶銀,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