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是一面鏡子,它曾經(jīng)映照著清朝150年皇家園林的輝煌,它更折射著中國曾經(jīng)羸弱被西方列強欺凌的滄桑歷史。
每一次走進圓明園,都會被一種傷痛和屈辱的情緒所籠罩,不管是在細雨中,還是在深秋的暮色中,即便是荷花盛開的時節(jié),那種難以排解的郁悶也會襲上心頭。
初夏時節(jié),又一次來到圓明園遺址公園,由于處于疫情期間,公園剛剛開放,來此游園的人并不多。此時,手機里刷屏的是美國等一些西方人狂叫著要讓中國天價賠償疫情損失。強盜做慣了,即便是披著文明的外衣,血液里總是流淌著強盜的基因。哪知道,如今早中國已經(jīng)不是160年前那個任人宰割的年代了!天價索賠僅僅是天大笑話罷了。
曾經(jīng)的萬園之園,留存的歷史建筑已經(jīng)寥寥無幾,一座座殘橋、一個個廢墟被空曠的湖水包圍著,最顯眼的是圓明園的歐式建筑大水法的雕刻石門和斷碎的羅馬石柱,雖經(jīng)160年風雨依然悲壯地傲立著,年復一日,朝霞和晚霞總是給它涂上一層絢麗的色彩,潔白的漢白玉石柱變得奇光閃爍,如同火焰跳動。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占天津衛(wèi),奪通州,直入清朝京都北京。10月18日凌晨,遵照第八代傳人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布魯斯(James Bruce)的命令,3500名英軍步兵和騎兵,攻入圓明園搶劫和焚燒,大火燒了整三天三夜。圓明園皇家園林頓時化為灰燼。圓明園是清代皇家園林的標志,珍藏著國寶近150萬件珍貴文物也被洗劫一空,只留下斷壁殘垣,成為中國人永遠的傷痛記憶。
八世額爾金伯爵姆斯·布魯斯作為英國派往中國的“全權(quán)使節(jié)”,主持了4年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并親自導演了火燒圓明園的悲劇,他由此也永遠被釘在中國歷史的恥辱柱上。很難想象,其父親老額爾金曾經(jīng)將希臘圣廟的無數(shù)雕塑盜竊回英國,致使眾多希臘神廟坍塌。而他則在中國下令燒掉圓明園,搶劫百萬歷史文物,父子兩代成為毀掉文明古國歷史文化遺產(chǎn)而成為了千古罪人也世所罕見。他在逼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不久,便南下香港,依約劃割九龍。1861年初歸國又被委任為印度管轄區(qū)總督,但據(jù)英國出版的《詹姆斯·額爾金評傳》稱,到印度的第二年就在住處遭雷暴擊中暴死火海之中,時年只有52歲,或許這就是罪孽報應吧!
如今的大英博物館的東方藝術(shù)館中保存了兩萬多件中國的稀世珍寶。法國盧浮宮里也保存有大量中國珍貴文物。很多都是當年英法聯(lián)軍搶劫到歐洲的遺存。中國追回被搶劫的圓明園文物成為一項艱巨任務,因為歐美19家博物館曾經(jīng)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拒絕按照聯(lián)合國公約把文物歸還中國,給出的理由很荒唐,竟說他們都是通過合法的拍賣手段獲得的文物。不過,假如那些博物館都將那些國寶歸還中國就會變成空館了!
據(jù)考證,英法聯(lián)軍之所以焚燒圓明園,原有有三:其一是由于皇帝在圓明園辦公,其二是英法談判使團被扣押在此,三是圓明園是清王朝的掌上明珠,燒毀皇帝心愛的園林宮殿,教訓清王朝最具有殺傷力。
160年前的罪惡之火熊熊燃燒三天三夜,毀掉了曾經(jīng)的繁華與輝煌。那場大火,毀掉的不僅僅是一座無與倫比的皇家園林,而是踐踏了中華民族偉大文明的尊嚴,燒掉了一代帝國曾經(jīng)的自信心。
曾經(jīng)的輝煌煙消云散,東方古國清王朝自傲的象征不復存在,談判桌上只有用顫抖的手去簽下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條約。那場大火之后的不滿一個月里,清朝政府便簽下了三個不平等條約。分別是:《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三個條約一個比一個喪權(quán)辱國,除了天價的戰(zhàn)爭賠償之外,在南邊廣東將九龍地區(qū)割讓英國,而在東邊黑龍江則將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nèi)的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永久割讓給了俄國,同時承認了一直拒絕批準的中俄《璦琿條約》,即承認被俄國搶占的150萬平方公里的領(lǐng)土合法化。一系列主權(quán)辱喪、割讓領(lǐng)土的條約成了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枷鎖,讓中國跌入半殖民地的深淵!
沒有比砸碎中國人心中的圣殿的惡行更為殘暴!沒有比割地賠款無條件開放更為喪權(quán)辱國、更傷盡一個民族的尊嚴了!
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失敗后,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從此,大清帝國江河日下,在近70年間與西方列強簽訂了500多件條約,全部為不平等條約,包括英國、法國、日本、俄國、德國、比利時、葡萄牙、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等國家成為瓜分中國的強盜群。列強們逼迫中國更多口岸開放通商、減免關(guān)稅、割地賠款、設置租界、治外法權(quán)、外交豁免、軍事占領(lǐng)等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讓曾經(jīng)的東方大國山河破碎,陷入崩潰之中。不能不說,圓明園的大火成為壓垮清王朝腰桿的沉重包袱之一!
坐在福海岸邊的石凳上,西北風給浩大的福海掀起一層層波瀾,垂柳飄搖中,綠岸、石橋和遠山的影像在水中時隱時現(xiàn)。布谷鳥和不知名的鳥兒在遠處岸邊的樹叢中鳴叫著,燕子一次次在水面低飛略過,一只野鴨媽媽帶著一群小野鴨在荷花叢中嬉戲捕食,這樣的景致難怪清代帝王們喜歡,乾隆皇帝曾為這里的40個景觀都留下詩作。只是不遠處就是當年咸豐皇帝心愛的宮舍遺址,如今只有高臺的基座了。曾經(jīng)盜火的洗劫,讓浩大園林處處是傷痕。
在這總面積有三百五十多公頃的龐大園林中,清代經(jīng)過六代皇帝精心設計建造,硬是在北方京城建立起南方水鄉(xiāng)的亭臺樓閣,水榭景觀,先后建起了暢春園、綺春園、圓明園等五大園,共有150多個景觀建筑,200多座宮殿,建筑面積也曾達多達二十萬平方米。
夏季的圓明園,涼爽無比。1860年前,清朝數(shù)位皇帝多愿意在圓明園居住辦公。據(jù)清宮檔案記載,雍正皇帝每年在此居住207天,乾隆每年居住126天,嘉慶皇帝每年居住162天,道光皇帝每年居住260天,咸豐皇帝每年居住216天。自雍正皇帝始,圓明園可以稱之為清朝的第二權(quán)力中心。想當年12歲的乾隆正是在圓明園中被爺爺康熙一眼相中,演繹了祖孫三代帝王隔代栽培的佳話。
圓明園選址獨特,山環(huán)水繞,從康熙初年即開始修建,歷經(jīng)200年大興土木,使中華園林藝術(shù)在此薈萃。從園中即可遠眺西面、北面諸山秀峰,玉泉山、萬壽山、萬泉莊,周圍的燕山山系為這里帶來了豐沛的泉水水源,并匯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圓明園中山水相依,湖島相連,形成了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從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到金碧輝煌的殿堂無不精雕細琢,還有接地氣的“買賣街”和田園風光的稻田、瓜地、果園。從園中可以找到杭州西湖、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等江南園林的影子和翻版,還有依據(jù)詩情畫意建造的蓬島瑤臺、武陵春色等等。至于園中將民族建筑和歐式的西洋景觀巧妙融合,更顯設計者匠心。圓明園的設計理念是追求“移天縮地”、“詩情畫意”、“人間天上”三者的完美結(jié)合,既有中國江南的湖光山色,又有中國古典詩歌和繪畫絕美意境,更有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奇幻境界。
福海中設有三個小島,象征東海仙山,后湖周圍巧妙設計九島環(huán)繞,象征華夏九州。其水系均自西北向東南流淌,隱含華夏長江、黃河自西向東歸大海的華夏版水系圖縮影,由此可見當時的園林設計美學和風水哲學的完美極致演繹。
18世紀中期,大清帝國曾是世界上最富的國家,擁有世界1/3的人口,財富也占到了世界的1/3。沒有“康乾盛世”不可能有興建圓明園的實力。以舉國之力營造了這一絕美無比的皇家園林,從興建到維護,也耗費了大清王朝巨大財力。據(jù)專家估算,僅維修維護費用一項,在150年間也要耗費3000―4500萬兩白銀。這些巨大的財力除了國庫撥付之外,有些還來自各地大鹽商的“進貢”。
圓明園在被大火焚毀之后,又相繼歷經(jīng)了1900年8國聯(lián)軍對園林古樹名木的第二次洗劫和焚毀,以及民國時期民眾對園林中石雕建材的偷盜、拆毀。近百年的管理失控和數(shù)次洗劫,讓圓明園徹底回歸了原生態(tài)面目。
我離開圓明園已經(jīng)是傍晚時分,從西邊天際的彩云間露出一縷縷霞光,使龐大的園林湖水變得金光粼粼,幾只野鴨在湖水中劃下一道道美麗的水痕向遠方飛去。如今,人們只能從這自然的美景中去體會圓明園的極致之美了。
歷史的傷痛或許永難彌合。曾經(jīng)的“萬園之園”,為什么會消失?這應當是人們永遠銘記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