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女畫家陳耀卿畫室創(chuàng)作作品。張曉帆攝)
多年前的一個偶遇, 我邂逅了汕頭老鄉(xiāng)陳耀卿女士。
陳耀卿女士給我的第一印象,純樸、厚道,當(dāng)大家相聚、談笑風(fēng)生,她只是聽、跟著笑,給人有孤言寡語之感。若非朋友介紹,真不敢相信她是嶺南擅長畫竹的女畫家。
此后,我們成了好朋友。她近年舉辦的個人畫展,只要有空,我必定參加、觀賞;我也報道過她和她的畫作,希望讓更多的人去關(guān)注她和她的畫作、喜愛她和她的畫作。
今年“七一”前夕,我又見到了陳耀卿女士。
現(xiàn)為廣東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南方畫院副院長的陳耀卿女士告訴我,為喜迎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近日她將在廣東揭陽市舉辦“綠意清風(fēng)”為主題的個人新作展。
(圖為作者[中]與陳耀卿畫家、展館館長合影。張曉帆攝)
新作展將展出陳耀卿女士的中國畫新作70幅,主題材仍然是她最喜愛、最擅長的“竹”。
陳耀卿女士說,她想通過千姿百態(tài)的“竹”,來表現(xiàn)在黨的指引下,中國大地展現(xiàn)的“綠意清風(fēng)”。
竹,是中國畫家的愛物。今天,我們?nèi)匀灰灾裱灾?,將“竹”植入中國社會的精神文化體系,作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大獨特的精神標(biāo)識。
千百年的中國畫卷中,有很多畫竹的名家,唐有王維、簫悅、吳道子,宋元有蘇軾、文同、趙孟頫,明清有王紱、夏昶、鄭板橋。我感覺,畫竹的名家不少,卻多是“須眉”、少有“巾幗”。
“也不盡然,畫竹也是‘巾幗不讓須眉’”,陳耀卿告訴我,“世傳五代后蜀擅長書畫的李夫人,就是墨竹畫的創(chuàng)始人;元代趙孟頫的夫人管道升不僅畫竹,而且留存了畫竹的技法理論,《墨竹譜》雖說只有八百余字,卻流傳影響至今”。
(圖為陳耀卿畫家展出的作品。張曉帆攝)
早在1988年,陳耀卿女士的作品《墨竹》,就曾經(jīng)入選全國首屆書畫大獎賽。
在陳耀卿女士的畫室,我仿佛置身于一片竹林,一幅幅墨竹圖各有特色、各具情趣。我最喜愛那幅《叢竹圖》,近竹用墨厚重,遠石用墨清淡,虛實交映、濃淡層疊。
陳耀卿女士師從畫竹大師劉昌潮,至今已有40多個年頭。劉昌潮先生擅長山水、花卉,晚年更以墨竹名世,在畫壇素有“竹仔”之稱。郭沫若先生曾評價劉昌潮的墨竹畫“清新雋逸,兼而有之,畫竹如此,真是當(dāng)代板橋”。
40多年來,陳耀卿不忘恩師教誨,潛心作畫,著墨前“胸有成竹”,潑墨時“墨蘊真情”,或酣暢淋漓,或惜墨如金,一幅幅充滿“綠意”的墨竹躍然紙上,抒寫出竹的多姿和神韻。
(圖為陳耀卿畫家展出的作品。張曉帆攝)
“‘巾幗’筆下的墨竹與‘須眉’可有不同?”我曾請教過陳耀卿女士,她笑了,“‘須眉’筆下的墨竹挺拔俊朗,我追求的墨竹清麗脫俗,也許這就是‘巾幗’與‘須眉’畫竹的不同風(fēng)格吧”。
的確,陳耀卿女士的墨竹畫,既繼承了劉昌潮先生畫竹的俊朗有神、大氣雅致,又以女性特有的細膩,細致入微地表現(xiàn)出竹的風(fēng)姿雨態(tài)、清麗脫俗,別有一番韻味。
我在前不久已經(jīng)出版的“陳耀卿個人畫冊”里,看到陳耀卿女士說起過自己喜愛畫竹的理由:“我喜歡畫竹,是因它清高又純樸的氣質(zhì),清麗又脫俗的風(fēng)韻,幽而雅致的意境,清新又自在,那不畏世俗的顛覆,不為塵世所打擾,自凈,自清,自善,自美的精神,那長青不敗,高風(fēng)亮節(jié),生機盎然,蓬勃向上,許許多多的優(yōu)點,它的堅貞不屈都是我的縮影”。
(圖為陳耀卿畫家和作品。張曉帆攝)
“寫竹者乃必德之人”,深圳的一位朋友曾對我感慨,“古人寫竹多為男士,寫好竹者寥寥無幾。因竹之內(nèi)涵本就有剛強柔和之舉,若不具有竹之內(nèi)涵,技巧技藝再高再強,也難以潑出竹君之心聲”,陳耀卿女士寫竹,則“說出了竹之心聲,竹之驕傲”。
陳耀卿女士的大師兄、90歲的著名畫家林志遠老先生生前也曾對我說,耀卿寫竹繼承了師父寫竹的精神,做到“胸有成竹、潑墨酣暢、淋漓情趣?!绷掷蠈﹃愐渑繉懼竦目偨Y(jié)是:“野趣晨韻著眼迷,露曦滴玉入耳醉”。
陳耀卿女士告訴我,劉昌潮先生曾親題“綠意”墨跡,希望她畫竹、愛竹、學(xué)竹,畫出竹枝的堅韌挺拔、竹葉的常綠不凋,謳歌它的高潔純樸、高雅俊朗的偉傲風(fēng)骨。
(圖為陳耀卿畫家[左]向參觀人士介紹其作品。張曉帆攝)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陳耀卿女士向我吟誦讀誦著鄭板橋的詠竹詩,“我永遠會把這首詩記在自己心中”。
我祝愿、也相信,陳耀卿女士的“竹林”中,還將生出更多郁郁蔥蔥的新竹。(楊應(yīng)森)
(圖為陳耀卿畫家展出的作品。張曉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