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就是戴花,將花朵插在發(fā)髻、鬢角、辮梢或帽子上,花面相映,增添生機與美感,是一種裝飾,更是愛美的一種外在體現(xiàn)。
華燈初上,夜色醉人,在臺州路橋十里長街,古閣下、小橋上,隨處可見身穿漢服頭戴簪花的游客,或蹲坐在老街的門檻上,或倚扶在巷子的門沿旁,或斜靠在小河的護欄邊,擺著各種Pose,陶醉在攝影師的鏡頭里。
十里長街歷史悠久,是路橋歷史發(fā)展的縮影,它因五代錢鏐開鑿南官河而興建,南宋時期曾有“萬物涌市,萬商云集”的繁華景象。作為臺州宋韻和“漢服圈”著名網(wǎng)紅打卡地標,小橋流水,紅燈掩映,青磚黛瓦,流光溢彩,繁華熱鬧的老街上,絡(luò)繹不絕的人群在百鋪千商間行走,穿著漢服頭戴簪花的游客,仿佛夢回南宋。
其實,在宋時的浙江,簪花就曾風靡一時。南宋時期的臨安(今杭州)城內(nèi),上至皇室達官,下至平民百姓,男女老少皆喜愛簪花。由于簪花、插花盛行,南宋的花卉行業(yè)空前發(fā)達?!秹袅讳洝分姓f,賣花人“以馬頭竹籃盛之,歌叫于市,買者紛然”。
不過,隨著歷史變遷,有的地方形成了特有的簪花民俗,如泉州。而南宋路橋的“簪花熱”則在此后的歲月中逐漸消弭了。轉(zhuǎn)眼千年,一股風又讓路橋再現(xiàn)宋時簪花之景。
在“簪花熱”的帶動之下,十里長街上的部分商家還對簪花的樣式、搭配的服飾等進行了“路橋化”的改良,推出了具有南宋風格的簪花,鮮艷的簪花之中融入了清雅的宋韻。沖著美麗的簪花,不少年輕人甚至把來臺州的“第一站”定在了十里長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