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評論新聞網(wǎng)”寫過《“高山族”之名尋源》,指出:“高山族”之名乃從1946年開始,由新聞記者創(chuàng)用、官方使用和部分阿美人、泰雅人、排灣人、布農(nóng)人、卑南人等族群人士采用,逐步取代具有歧視性質(zhì)的“番族”,和具有殖民主義性質(zhì)的“蕃族”“高砂族”等稱,而成為臺灣阿美人、泰雅人,排灣人、布農(nóng)人、卑南人等族群的統(tǒng)稱。《“高山族”之名尋源》談的是作為統(tǒng)稱的“高山族”之名的來由。
今天先講一段舊事,從中引出話題,補充而言之。
20余年前,有友人到臺灣游覽,參觀了“九族文化村”后回來,驚訝地告訴我,現(xiàn)在臺灣把高山族分成了九族,還各有其名呢。當時,我從《臺灣大事紀要》(時事出版社1982年8月版)找到記載,告訴他這是1950年代就有的事情:1954年3月14日,“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擬定高山族九族漢語統(tǒng)一名稱為:泰雅族、賽夏族、布農(nóng)族、曹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于今視之,這里還有兩個必須講清楚、說明白的話題。
其一,高山族各族群不是近年、也不是1954年經(jīng)劃分而有、并各得其名的,而是歷史的真實存在。清代光緒年間,臺灣巡撫劉銘傳在臺灣就記錄了“臺灣番種繁多”,“臺番不相統(tǒng)屬”的情形。各族群之稱,則其本來就有的“此族自稱”也。我注意到,汪洋《臺灣視察報告書》(1917)記臺灣“番社居民”的民族成分有“他衣耶族”“芝阿族”等;林惠祥《臺灣番族的原始文化》(1930)則記有“太么族”“朱歐族”等。汪洋和林惠祥都用同音或近音字來記音。連讀起來,“他衣耶”同“太么”的讀音都是Atayal,“芝阿”同“朱歐”的讀音都是Tsao,記名不同、所指則一。及至1954年3月,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始擬定“高山族九族漢語統(tǒng)一名稱”,其中“他衣耶族”同“太么族”的漢語統(tǒng)一名稱是泰雅族,“芝阿族”同“朱歐族”的漢語統(tǒng)一名稱是曹族。說來令人欣慰,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4年擬定的高山族九族的漢語統(tǒng)一名稱悉為大陸所接受,確實是“漢語統(tǒng)一名稱”也。
其二,臺灣“番社”居民古有“內(nèi)山生番”和“平地熟番”的劃分(乾隆《重修鳳山縣志》),近有“平埔番”同“高山之番”的區(qū)別(連橫:《臺灣通史》),今之臺灣學界則在臺灣“土著民族這一名稱下,又包括二大類:一類是幾乎完全漢化的平埔族,另一類也就是目前尚某種程度保持他們固有文化特性的高山族”(李亦園:《文化的圖像》)。在臺灣,所謂高山族的外延并不包括“幾乎完全漢化的平埔族”;而大陸通常所說的高山族,其外延是包括了平埔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