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宋代大儒朱熹的話說,宋代泉州太守王十朋是個“磊磊君子”。王十朋的妻子在泉州逝世后,王十朋居然無資送其柩返鄉(xiāng)。王十朋有挽妻詩曰:“知汝莫如我,傷心不盡談。忍貧猶好施,見得可曾貪?水陸同艱險,糟糠共苦甘。和鳴三十載,一夢斷閩南?!痹娭幸痪洹叭特毆q好施,見得可曾貪”盡顯王十朋廉潔奉公、無愧于民的磊落胸懷。王十朋在泉州任上,曾召集各縣縣令“吃酒”,并賦詩告誡各位:“九重天子愛民深,令尹宜懷惻隱心。今日黃堂一杯酒,使君端為庶民斟?!蓖跏笤娋洹扒逶矗ò矗輨e名)太守鬢如蓬,未遂歸農(nóng)又勸農(nóng)”寫的是“清源太守”的老農(nóng)模樣。1169年,王十朋卸任離開泉州時,鄉(xiāng)民泣留,甚至拆橋阻行。王十朋終于繞路而行,泉州鄉(xiāng)民戀戀不舍,一路相隨到了仙游縣楓亭驛。時間證明一切:敢于公然自稱“見得可曾貪”的王十朋是個明明白白、干干凈凈的好人。
附帶言之,多年前福建老臺胞陳正統(tǒng)曾經(jīng)尖銳地指出:“臺灣文化本土化”是徒勞的,“臺獨”分子最終會發(fā)現(xiàn)“本土化”基本上就是“閩南化”,閩南文化是對付“臺獨”的利器。記得當(dāng)時當(dāng)場竟有人說:從來沒有“閩南”的說法何來“閩南文化”?無知而口狂。宋詩、宋人王十朋的詩里不是分明有“一夢斷閩南”之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