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代及元代以前的文獻里 ,琉球(流求、瑠求、流虬、流仇)是臺灣的常用名。元人汪大淵在其《島夷志略》之《琉球》的結(jié)語里說:“海外諸國蓋由此始”。這里有關于中國海疆的明晰而正確的認知:琉球(臺灣)是中國的海疆疆域,中國海疆的疆界以外則“海外諸國”也。
在閩、臺兩地,中國海疆歷來格外受到置重。例如,在職官制度設計上有專門的“海疆缺”(海疆編制),清代福建沿海閩縣、侯官、福清、晉江、南安、惠安、同安、龍溪、漳浦等縣定為“海疆缺”,臺灣各縣俱屬“海疆缺”;又如,清代臺灣多次增設郡縣、增加官缺(職官編制)以加強海疆建設,民國初年則先后在福建四大海島海壇、廈門、金門、銅山建縣,分別稱平潭縣、思明縣、金門縣、東山縣。又如,福建巡按使許世英《閩海巡記》(1915)記:(福建霞浦)“長腰島亦一孤島,民國初年梁某以五千元,私售于日本人。予扺閩后設法贖回”,中國海疆諸島,寸土不可失也。又如,臺灣光復前,福建閩侯某家的一份家族文件(1925)說:“自臺灣割讓,閩人尤有切膚之痛”;臺灣義勇隊總隊長李友邦則將“復疆”(即收復中國海疆疆域臺灣)刻在廈門的崖石上。又如,“開羅會議時,決定戰(zhàn)后臺灣歸還中國。教育部為未雨綢繆計,于民國三十三年(1944),派員籌設國立海疆學校,培養(yǎng)臺澎干部”。校址初設福建仙遊,其后遷址南安九都,繼“遷建永久校址于晉江”。又如,1945年,私立海疆資料館創(chuàng)辦于福建泉州,該館收羅宏富,以“海疆資料”為館藏特色,創(chuàng)辦人陳盛明是泉州著名文人和報人;1947年,《海疆學報》創(chuàng)辦于福建晉江。又如,1949年以后,“海疆人民”“海疆衛(wèi)士”等語常見于福建報章、標語和文藝作品。此外 ,還有涉及中國海疆的著述。其中林樹梅《〈閩海握要圖〉說》和許世英《閩海巡記》,其研究方法近于現(xiàn)代的“田野調(diào)查”之法,其書則近于“海上田野報告”,因而尤可注意。清代學者林樹梅是福建金門人。其生父、養(yǎng)父均是福建水師軍官,他因而有隨船出洋,出沒海上的經(jīng)歷。林樹梅在閩、臺海上,凡"港漢夷險,沙汕縈纖,輒手自記",遂成《閩海握要圖》并附《〈閩海握要圖〉說》,分《海道說》《巡哨說》《占測說》《戰(zhàn)艦說》和《捕盜說》。許世英于民國初年任福建巡按使(原稱民政長,后改稱省長)。1915年,許世英"遵大總統(tǒng)命令巡視沿海各縣,閱日四十二。足跡所至,凡山川險要,人情風俗悉備記之,約數(shù)萬言。不敢謂利病成書,上擬顧氏(汪按,指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然躬自親歷,當亦異于影響之談。關心民瘓者,或有取于斯"。許氏《閩海巡記》乃是中國海疆研究的經(jīng)典著作。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題里提出探索新路的要求,《意見》里又有“實施閩臺歷史展示溯源工程”之語。我想,閩、臺合作創(chuàng)建中國海疆博物館,應該可以是“閩臺歷史展示溯源工程”的項目之一、“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新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