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臺灣的古早名,首先應(yīng)該說的是“夷洲”。然而,我也首先要說:不應(yīng)該相信秦代徐福到過夷洲(臺灣)的傳說?!妒酚?淮南王傳》:“秦皇帝大悅,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谷種種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林惠祥教授1931年“更考《臨海水土志》及《太平御覽》”,證明“徐福所止非夷洲”。他說:“《史記》所述傳說謂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而夷洲四面皆是山溪,此其不合一;夷洲之民尚極塞陋,徐福所率系開化民族,且攜有百工而行,若留居夷洲不應(yīng)絕無痕跡,此其不合二”。
漢至三國時(shí)期,臺灣的古早名是“夷洲”。三國時(shí)吳國人沈瑩《臨海水士異物志》(《臨海水土志》)記:“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zé)o霜雪,草木不死,四面皆是山溪,人皆髡發(fā)穿耳,女人不穿耳。土地饒沃,既生五谷,又多魚肉。有犬,尾短如麋尾狀。此夷姑、舅、子、婦,臥息共一大床,日不相避。地有銅鐵,惟用鹿格(角)為矛以戰(zhàn)斗,磨礪青石以作弓矢。取魚肉雜貯大瓦器中,以鹽鹵之,歷月余日乃啖食之,以為上肴也?!庇昧只菹榻淌诘脑捳f,沈瑩所記“夷洲之方向、地勢、氣候、風(fēng)俗與臺灣極相似,舍臺灣無所指”。
在隋至元代的文獻(xiàn)里,流求(琉求、琉球等)是臺灣的常用名。例如,隋以“流求”稱臺灣,《隋書》有《流求國傳》;宋時(shí)稱臺灣為“琉求”,《宋史》有《琉求傳》;元代以“琉求”、也用“琉球”指臺灣,《元史》有《琉求傳》,元人汪大淵《島夷志略》有《琉球》篇?!懊骱槲湮迥昵彩怪两裰鹎?,琉球即隨以入貢,其后明清兩朝使命頻通,而流求或琉求之名乃移,以指今之琉球,至臺灣則改稱小琉球”(林惠祥教授語)。
臺灣的古早名還有不少。例如,許地山《窺園先生詩傳》(1933)提及的“花都島(花摩娑)”和“毘舍那(或作毘舍耶)”?!盎ǘ紞u(花摩娑)”之名是外人取的,也譯為福爾摩沙,意為“美麗”,雖無貶義,但違背“名從主人”的命名原則;“昆舍那(毘舍耶)”也見于明修方志《閩書》,考臺東南島語族人自稱Panchia,音頗近,名或出于此。
季麒光《蓉州文稿》記:“明之萬歷間,海盜顏思齊據(jù)有其地,始稱臺灣”。有不少學(xué)者認(rèn)為或認(rèn)同,“臺灣”是閩南語“大灣”的記音。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收復(fù)臺灣。他致書荷蘭守軍,義正辭嚴(yán)地宣示:“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久為貴國所據(jù)。今余既來索,則地當(dāng)歸我”。
臺灣者中國之土地,臺灣之名因中國而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