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茶敘,有友人垂問:《山海經(jīng)》有句話說“閩在海中”,“閩”即福建,福建曾經(jīng)四面環(huán)海嗎?我想過、也寫過這個問題。按照我的理解,“閩”指福建古民族包括古閩越族,“閩在海中”說的是久居臺灣的古閩越族等?,F(xiàn)存最早的福建方志是《三山志》《仙溪志》和《臨汀志》。這三部宋修方志都提及周代文獻所記“七閩”。《三山志》中提到“《周禮》:職方掌天下之圖與其地,七閩與焉”,《仙溪志》中有“周《職方》載七閩”,《臨汀志》提到“《周官?職方氏》:七閩之地”。以“閩”名地,則“閩”為地名。然而,《周禮》所謂“七閩”乃同夷、蠻、貉、戎、狄等族并列而稱“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伴}”之本義為古民族名。所以,古之學者如漢代鄭玄注曰“閩,蠻之別也。四、八、七、九、五、六,所服國也?!睗h代許慎亦謂:“閩,東南越,蛇種?!苯畬W者蒙文通指出:“越本國名,其族為閩;后亦用為族稱,泛指古沿海之民族。”《辭?!芬嘁浴肮抛迕睘椤伴}”的第一義項。三國時吳國人沈瑩著《臨海水土異物志》記夷州(臺灣)的風土人情頗詳。書中有夷州(臺灣)“呼民人曰彌麟”語。葉國慶教授指出:彌麟緩讀(或者說切音)即是“閩”,輕唇韻?!墩崱罚洪},彌麟切,其音和“彌麟”相同。沈瑩說夷州呼民人曰“彌麟”。此應(yīng)是閩越族人自稱。古閩越族既然住居臺灣自稱“彌麟”,足見書稱“閩在海中”自合乎史實。
1931年,林惠祥教授發(fā)表田野報告《臺灣番族之原始文化》一文,報告既指出“臺灣番族”保存有古閩越族的蛇崇拜文化,認定“臺灣之番族與大陸之漢族有關(guān)系也”,又注意到“臺灣番族”之“體質(zhì)、言語、風俗與南洋群島馬來人多有相同之點”。1948年,林惠祥教授的同輩學人凌純聲教授在《中國教育年鑒》之《邊地教育》里提出:“中國邊疆民族,依其語言的系屬,可分為漢藏、阿爾泰、印歐、南亞及南島五系”,“在臺灣之太么、薩衣設(shè)特、蒲嫩、朱歐、派宛、阿眉、野眉等族均屬南島系之高山群,人口共十五萬至二十萬?!绷杓兟暯淌诿鞔_而準確地將“臺灣番族”列為“南島系”?!吨泄仓醒?國務(wù)院關(guān)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新路 建設(shè)兩岸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的意見》提出:實施“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在南島語族漫長的起源、擴散過程里,古老的福建和福建古民族包括古閩越族應(yīng)該是源頭和始發(fā)地。附帶言之。記得30年前,我曾經(jīng)報告:劉家謀《臺海竹枝詞》(1850年)有句并注云:“手牽手放尋常事(娶妻曰牽手,去妻曰放手)”;連雅堂《臺灣語典》記:“土番娶親,親至婦家,攜手以歸。沿山之人習見其俗,因謂妻曰牽手”;林豪《戲詠南洋方言?牽手(夫婦常稱也)》云:“女蘿牽菟絲,攜手成怨侶。妻貴而夫榮,以身皆妻有。出入必相牽,如倚左右手?!睋?jù)劉家謀、連雅堂、林豪所記,臺灣方言里的“牽手”一語本出于臺灣“番族”和南洋馬來人的南島語。